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的六大注意事项

    一、定位基准的选择
    在工艺规程设计中,正确选择定位基准,对保证零件加工要求、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    定位基准有精基准与粗基准之分,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,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。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,这种定位基准成为精基准。
   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往往先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精基准,由工艺路线向前反推,较后考虑选用哪一组表面作为粗基准才能把精基准加工出来。
    1、精基准的选择原则
    选择精基准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:
    (1)基准重合原则: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,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。
    (2)统一基准原则: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,以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。
    (3)互为基准原则: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,可以采用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。
    (4)自为基准原则: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,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,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为精基准。
    上述四项选择精基准的原则,有时不可能同时满足,应根据实际条件决定取舍。
    2、粗基准的选择原则
    (1)工件加工的**道工序要用粗基准,粗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否,不但与**道工序的加工有关,而且还将对工件加工的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。
    (2)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:从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考虑,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基准。
    (3)便于装夹的原则:为使工件定位稳定,夹紧可靠,要求所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、光洁,不允许有锻造飞边、铸造浇冒口切痕或其它缺陷,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。
    (4)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。
    上述4项选择粗基准的原则,有时不能同时兼顾,只能根据主次决择。
    二、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
    机器零件的结构形状都是由一些较基本的几何表面组成的,机器零件的加工过程就是获得这些几何表面的过程。同一种表面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的加工方法,但每种加工方法所能获得的加工质量、所用加工时间和费用却是各不相同的。
    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,就是要根据具体加工条件选用较适当的加工方法,保证加工出合乎图纸要求的机器零件。
   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,一般总是首先根据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和工厂具体条件,先选定它的较终工序加工方法,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道工序的加工方法。
    零件的加工表面都有一定的加工要求,一般都不可能通过一次加工就能达到要求,而是要通过多次加工(即多道工序)才能逐步达到要求。
    确定加工方法的步骤可概括如下,在分析研究零件图的基础上:
    (1)首先要根据每个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,确定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。
    (2)确定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。
    (3)确定加工方法要考虑到生产类型,即要考虑生产率何经济性的问题。大批大量可采用**高效率的设备,单件小批生产通常采用通用设备和工艺装备。
    (4)确定加工方法要考虑本厂(本车间)的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,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,挖掘企业潜力。
    三、加工阶段的划分
    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,一般都要经过不同的加工阶段,逐步达到加工要求,即所谓的“渐精”原则。一般要经过粗加工、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三个阶段,如果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特别高、表面粗糙度要求特别小时,还要经过光整加工阶段。
    各个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概述如下:
    (1)粗加工阶段:高效地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,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。
    (2)半精加工阶段:切除粗加工后留下的误差,使被加工工件达到一定精度,为精加工作准备,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。
    (3)精加工阶段: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零件图规定的加工质量要求。
    (4)光整加工阶段:主要任务是降低表面粗糙度或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,但一般不能纠正表面间位置误差。
    划分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:
    (1)保证零件加工质量:划分阶段以后,粗加工阶段造成的加工误差,可以通过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予以逐步修正,零件的加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。
    (2)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。
    (3)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。
    (4)为了在机械加工工序中插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,同时使热处理发挥充分的效果,这就自然的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,并且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及应该达到的目的。
    此外,将工件加工划分为几个阶段,还有利于保护精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磕碰、切屑滑伤等损坏。
    将工艺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是对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,不能拘泥于某一表面的加工。划分加工阶段并不是**的。
    四、工序的集中与分散
    确定加工方法之后,就要根据零件的生产类型和工厂 (车间)具体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。
    确定零件加工过程工序数有两种不同的原则,一种是工序集中原则,另一种是工序分散原则。
    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是:
    (1)有利于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,生产效率高;
    (2)工序数少,设备数少,可相应减少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;
    (3)工件的装夹次数少,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,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,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。
   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,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,其较端情况是每个工序只包括一个简单工步。
   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是:
    (1)所用机床和工艺装备简单,易于调整对刀;
    (2)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;
    (3)工序数多,设备数多,操作工人多,生产占用面积大。


    青岛地涌源机械有限公司专注于青岛地涌源机械,青岛机械工程安装,青岛五金器材批发等

    推荐阅读
      金钻会员推荐
      热门排行
    关于八方 | 八方币 | 招商合作 | 网站地图 | 免费注册 | 一元广告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八方业务| 汇款方式 | 商务洽谈室 | 投诉举报
    粤ICP备10089450号-8 - 经营许可证编号:粤B2-20130562 软件企业认定:深R-2013-2017 软件产品登记:深DGY-2013-3594
    著作权登记:2013SR134025
    Copyright © 2004 - 2024 b2b16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