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箱难求”情景不再 集装箱海运价格回落

    据了解,**集装箱运输行业的产业链中,除了中游的货代企业,上游主要包括船东和航运公司,如三大班轮联盟,是高度集中的市场。随着近几年班轮公司并购重组增多,以及航运联盟的组建,市场垄断程度进一步提升。而下游则以涉及进出口的公司为主,包括但不限于贸易商、制造业企业,市场分散程度相对更高。

    从近期热门航线运价走势来看,远东-欧洲、远东-北美等航线价格均出现下跌。从较新报价看,上海-美西航线运价报7116美元/FEU,较年初下跌11%;上海-欧洲航线运价报5697美元/TEU,较年初下跌26.7%。除了日本航线外,其他地区的航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

    上海航交所数据显示,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SCFI)已连跌四周,年初至今整体呈现下跌态势。截至2022年7月8日当周,SCFI综合指数报4143.87,较年初下跌19%,同比上涨5.4%。

    出口企业成本压力缓解

    对于集装箱海运价格下跌的原因,银河期货大宗商品研究所农产品负责人蒋洪艳对记者解释,一方面是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有所减少,这是近期集装箱运价下跌的主因,尤其是欧洲地区受到*冲突影响,需求出现疲软迹象,导致欧线运价跌幅较大。另一方面,在供应端,**的集装箱运力温和增长。Clarkson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6月,**集装箱船运力合计约2500万TEU,较年初增长约360万TEU,运力的增长也给运价下跌提供了一定的动力。

    集装箱海运价格的波动直接体现在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中。对于出口企业而言,海运价格上涨,将直接导致企业物流成本上升,进而吞噬企业利润,给货物出口造成较大压力。“对于货代企业而言,海运价格的大幅波动给货代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,大幅上涨的海运价格导致企业资金压力增加,从而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。”蒋洪艳告诉记者。

   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,即期运价下跌,对于中下游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,而上游船企则因此前大量且价格偏高的长协签约,其经营暂时未受到影响。

    “上游船舶制造企业当前手持订单规模仍较为可观,且因班轮公司现金流充裕,上半年的集装箱船新造市场仍有较高热度,运价波动尚未波及这些企业。不过,船东对于船型的选择也从过去两年的**大型集装箱船转变为更为灵活的中型集装箱船。”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能源**研究员高明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:“对于船公司而言,当前上海港出发的舱位利用率仍在90%左右,且今年长协的签约情况非常好,对船公司的利润形成了一定**。”

    “货代企业现在面临了比较大的压力,海外需求走弱带来了一定货量损失,直客比例的上升则进一步挤压了货代的市场份额,许多货代公司被迫卷入价格内卷和账期内卷的旋涡,行业面临洗牌。”对于下游企业而言,运费的下降和船舶周转率的上升缓解了出口企业海运成本的压力。


    厦门志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国际空运服务,国际海运服务,国际物流服务等

    推荐阅读
关于八方 | 八方币 | 招商合作 | 网站地图 | 免费注册 | 一元广告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八方业务| 汇款方式 | 商务洽谈室 | 投诉举报
粤ICP备10089450号-8 - 经营许可证编号:粤B2-20130562 软件企业认定:深R-2013-2017 软件产品登记:深DGY-2013-3594
著作权登记:2013SR134025
Copyright © 2004 - 2024 b2b16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